碳中和绿色金融(银行助力碳中和能做些什么?增发绿债、转型贷款结构等都在做)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2019冠状病毒疾病后,世界更加关注大自然。早些时候,196个政党一致通过了该法案《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安排,提出“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C以下,并努力将温升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C”。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促进碳中和。中国的“30/60”承诺(2030碳达峰和2060的碳中和)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工业化,许多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碳中和的挑战不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金融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如逐步转变银行贷款结构(以绿色产业为重点),在上海建立碳交易中心,应加快发展碳交易市场,加快发行绿色债券等。
中国走向碳中和
联合国已将2050年的碳中和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需要在2020世纪中期通知长期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因此,从2018起,各国就已经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其中大部分目标设定为2050。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数据,到2010年,有49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目标,占当时全球排放量的36%。29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和不丹已实现碳中和,芬兰、奥地利、冰岛和瑞典承诺提前5-15年实现碳中和,22个国家和地区已设定2050年的目标,中国为2060年。另外98个国家正在讨论碳中和目标。
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挑战包括: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到峰值,工业能源消费比重高;供电结构以煤炭为主,难以改造;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脱碳技术仍需突破。
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19.7%,基本提前一年实现2020年达到20%的目标。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11月率先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的欧洲愿景,并于2020年3月提交《欧洲气候法》,确保以立法形式实现目标;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国,2019年占全球排放量的12.6%。
在气候问题上,美国的表现有些反复无常。2001年撤军后《京都议定书》此后,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为碳中和的全球目标蒙上阴影。直到今年二月拜登总统上台,美国才重新承诺,2050年底实现碳中和。目前,有六个州已通过立法,设定到2045年或2050年实现100%清洁能源的目标。
2019年,中国的排放量增加了3.1%。在联合国签署《1.5°C商业目标承诺》在407家公司中,京东物流、37互娱、鸿海精密等8家中国公司占比不到2%。和智利在世界排名第16位。目前,秦淮、腾讯和安泰等三家科技公司已经明确表示,它们是碳中和的。目前,我国低碳绿色意识需要提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推动碳中和的示范带动作用。
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绿色转型
面对中国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就金融领域而言,无论是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交易等潜力,顶层设计都非常重要。
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总裁郭京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首先要做的是绿色金融的分类标准。目前,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来定义哪些贷款项目或行业是绿色的。在这方面,中国和欧盟相对领先。只有中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目录,中欧的行业标准比较接近。因此,中欧之间存在合作的机会,即两个规则应该趋同,从而形成国际判断标准和分类标准。
绿色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中长期银行贷款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郭京生说,根据一些智库的初步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将达到数百万亿元的水平。此前,交通、物流和建筑等许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以高碳方式进行的。如果要进行碳达峰或碳中和,未来必须改造现有设施,采用低碳设计或零碳排放标准。这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包括物流、电动汽车推广和其他项目,其中包含巨大的市场机会。例如,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35%。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SuisseGroup)全球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戈特斯坦(Thomasgottstein)告诉记者,目前,碳相关行业的总风险敞口约为4.5%,对气候敏感行业的贷款约占总风险敞口的17.6%(不包括抵押贷款)。“未来的业务转型计划包括:减少对传统业务的敞口,重新定位公司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融资业务,利用更广泛的客户能源转型框架指导我们与高碳排放行业合作,并计划发行3000亿瑞士法郎的可持续发展债券“未来十年的金融债券”。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一些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都有内部绿色信贷指导原则,并为绿色环保项目的推广和审批设置了具体的内部渠道,这比其他高碳行业更具优势。郭京生还表示,在每年年底的绩效评分中,“绿色信贷增速应高于贷款平均增速”是一个关键项目,也是全行的目标。
当然,风险也存在。例如,许多传统高碳产业接下来将面临各种问题,包括融资成本上升、排放成本上升,以及与银行同质低碳产业客户的价格竞争。因此,这些企业未来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和转型压力,银行也需要关注不良贷款风险。据一些智库估计,在燃煤发电行业,2020年的坏账率将为3%,但到2030年将达到20%。
高曦泰告诉记者,未来,他不会向任何热采或煤电收入超过25%的公司提供贷款或资本市场融资服务,但这一转型将是渐进的,否则将导致不良风险。这不仅是一个渐进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定义问题。如果传统能源领域的客户希望投资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瑞士信贷可以帮助他们转型。目前,许多客户正在考虑转型。
中国金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已在金融交易领域率先率先承销了首批碳中性债券。越来越多的中外银行期待着获得相关资质。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近日,碳中和的发行将为中国央行提供积极的关注,“BoCOM将积极关注碳中性债券发行带来的市场机遇,建立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已保留碳中和的债券项目,并计划于四月参与发行。”
此外,碳交易是未来的焦点。目前,市场结构正在逐步明晰,上海将在碳交易中发挥示范作用。据悉,将于今年6月底前推出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中,交易中心将设在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将设在湖北省武汉市。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都期待着尽快出台碳市场建设、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
推荐文章
- 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唯一途径(碳中和 能源转型)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天工作室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世纪风云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如何应对全球绿色转型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如何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近日,以推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 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这场论坛干货满满)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天工作室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世纪风云变幻的形势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如何应对全球绿色转型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如何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近日,以推进以人为本的...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支持碳中和(“双碳”投资规模将超百万亿)
支点财经记者陈勇摄昨天下午湖北日报、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支点财经、灯塔财经联合主办天丰证券2021届(第二届)湖北金融广告牌颁奖仪式暨碳中和的绿色金融峰会在楚天传媒大厦成功举行。蓝虹,中国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