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达峰时间(碳达峰、碳中和,这些国际经验可借鉴)
尽管发展阶段不同于具体国情,但碳达峰在发达国家的实际历程和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
启示1:碳达峰有自己的规律,政策驱动可以推动达峰
目前,全球54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已达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2020年,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和英国等前15个碳排放国中,和法国实现了碳达峰。
碳达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的达峰、社会变迁和政策驱动的达峰。自然过程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服务业比重达到70%左右时,碳排放开始下降;当城市化率达到80%左右时,碳排放也开始下降。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政策监管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碳达峰的协同作用。
1990年,联合国发起了1992年通过的政府间气候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越来越严格的气候政策促进了发达国家和碳达峰的碳减排。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完成和人口的减少,发达国家的碳达峰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主要措施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燃料替代、能效技术进步、碳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等。中国碳达峰提出的目标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严格的目标约束,技术和社会发展。要注重政策驱动作用,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经济社会的制度变迁。
能源转型的关键是公平
今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了三项呼吁:取消世界上所有计划中的煤炭项目,敦促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承诺在203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而其他国家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停止为燃煤发电厂提供国际资金,将投资转向可持续能源项目;启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燃煤电厂逐一转型,最终实现公平转型。
世界将逐步把减少煤炭生产和消费提上议事日程。2017年11月由加拿大国家、区域和国际煤炭吸收联盟发起。英国已决定在2025年之前淘汰所有燃煤发电,大多数北欧国家将在2030年左右淘汰所有燃煤发电,德国将在2038年之前淘汰所有燃煤发电。与此同时,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撤回对燃煤发电的投资。
发达国家在能源转型中遇到了一些风险和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甚至政治动荡。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ResourcesInstitute)估计,到2030年,煤炭发电、石油开采和其他行业的600万个工作岗位可能会消失,新的绿色工作岗位将需要与过去不同的技能。如果不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进行过渡,将给受影响的工人和社区带来巨大困难。
与欧盟类似,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碳达峰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别关注高煤依赖地区低碳转型的公平性,寻求稳定的解决方案。
启示3:走向全球碳中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
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人类有着共同的命运。2020年,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50%以上。皇家国际研究所认为,三方的决定对世界气候和能源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往往是长期的,需要连贯性和稳定性。欧盟一直支持气候倡议,制定了更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并且在低碳技术的部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正以极大的决心和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美国在气候变化政策上一再采取“停-启”的做法,严重削弱了其在国际减排过程中的有效性。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中国从未缺席过。近年来,中国实施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巴黎协定》它奠定了基础,并将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坚持多边主义,推动人类和自然生活共同体的建设,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进程。
(作者: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文章
- 2030年前碳达峰(碳达峰、碳中和,这些国际经验可借鉴)
尽管发展阶段不同于具体国情,但碳达峰在发达国家的实际历程和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启示1:碳达峰有自己的规律,政策驱动可以推动达峰目前,全球54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已达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是...
- 德国的碳中和解决方案(碳中和国家采取的措施)
北京时间5月6日晚,在第12届彼得堡气候对话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他说,德国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时间,即碳中和,将从2050年提前到2045年。消息一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最积极实施能源转型的国家,最早在本轮能...
- 汉中碳达峰碳中和(达峰 碳中和)
宋效军的演讲由我们的记者何大龙编辑 宋效军在汉中金融发展大会暨绿色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本报记者刘俊强摄我绿色金融这是应对国际气候规则调整的大方向参与制定国际金融规则和标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会。长期以来,欧美国家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