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碳达峰(解读丨中央财经委会议: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两会后,中央政府再次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重要部署。
3月15日,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变迁。我们应该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拿出抓铁的实力,如期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和2060年前的碳中和目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林伯强对二十一世纪《商业先驱报》表示,此次会议的部署符合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和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了未来低碳发展的方向。
林伯强还表示,一些参考文献并非首次出现,但由于中国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点,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强的约束。我们必须制定计划和安排,在4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为什么碳中和很重要。它给了一些旧术语一个新的使命。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的发展观
会议强调,中国2030的努力和2060的碳中和是碳达峰同志经过认真考虑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共同的未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的发展观,坚持系统观,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指导,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优质发展道路。
生态与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司司长柴麒敏最近在接受《21世纪商业先驱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长期而深层次的挑战。目前,中国每年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到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亿元,即损失约1万亿元。如果我们积累过去和未来,损失将不可估量。
柴麒敏说,要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必须走一条新的生态文明之路。目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大多是低排放产业。用减排机制强迫他们可以极大地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和转型。一些行业短期内可能会亏损,需要政策保障,但从大客户的角度来看,低碳转型利大于弊。
上述会议还强调,要坚持国家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落实各方责任,结合各地实际落实政策。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能战略,倡导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深化能源及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会议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协调国内外能源资源。加强风险识别和控制,妥善处理污染与减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食品安全和人民正常生活的关系。
此前,《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建设性地参与和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推动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
会议指出,“十四五”计划是碳达峰的关键和窗口期。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努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体系。
与以往制定的“构建适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电力系统”相比,“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进一步强调了新能源的主观性。
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20年底的15.8%上升到2030年的25%左右。这种压力相对较大,这意味着下一次能源增量的70%以上是非化石能源。风能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从2020年底的4.6亿千瓦增加到2030年的12亿千瓦以上,未来年增量将非常大。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政策频频出台。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对于短期还款压力较大但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可再生能源企业,金融机构可安排贷款延期,根据项目的实际和预期现金流量,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在银企独立协商的基础上,更新或调整还款进度和期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建议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动陆上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以充分实现负担得起的免费互联网接入;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发展核电。
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不仅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挑战,而且带来了储能、能源数字化等发展需求。
柴麒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的总体能源需求已进入低增长、低增量阶段,这可以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同步体制机制改革来满足,逐步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原有能源体系更新、迭代,形成新能源渗透度高的现代能源体系。
林伯强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过去更多地依赖政府补贴。其次,更需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包括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碳交易,将政府补贴的功能转移到市场,最终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遏制化石能源需求,二是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提高竞争力。
工业、建筑、运输、碳交易等综合性工作
除了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外,会议还部署了工业、建筑、交通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要在重点行业实施污染减排行动,在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在建筑领域提高节能标准,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方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污染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体系
除工业减排外,此前各种政策文件中也出现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表述,但总体而言,居民减排仍缺乏全面系统的长期激励机制和创新的制度设计。
深圳市前副市长唐杰近日指出,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将大幅增加,这将是我们未来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能源基金会的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先驱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鼓励绿色出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相应的城市空间布局,包括更高的公交、自行车、步行保障,建设宜人的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通过改造增加土地结构,调整就业和住房比例,平衡不同时间维度的交通和能源负荷。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使城市更加以人为本。
从长远来看,实现碳中和并不意味着将碳排放量降至零。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抵消了造林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除了减少排放外,加强碳吸收和去除也同样重要。
上述会议还指出,要提高生态固碳能力,加强土地空间规划和利用控制,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和冻土的固碳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碳汇的增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推动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会议结束时,有人强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也是对党治国政治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负起责任,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搞好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有关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应用程序
推荐文章
- 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什么整体布局(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什么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
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确认识和把握碳峰和碳中和被列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 碳中和武汉上海(碳中和中国)
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在北京报道在正式启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备受关注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nationalunifiedcarbontradingmarket)逐渐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3月17日,...
- 碳达峰新电力系统(国家电投碳达峰)
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会议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意义进行了重要定位,强调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接受《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