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编制碳达峰方案(重庆市政府编制碳达峰方案)
5月18日,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发言人金贤东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加快制定2030年碳排放高峰行动计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制定一项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国家碳排放高峰行动计划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发布,各省需要上报当地碳达峰计划。
目前,一些省市已向公众披露,他们已经开始或正在制定碳排放高峰行动计划,并介绍了一些想法。全面的碳达峰每个地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但不同发展程度和资源禀赋的地区也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从不同省市的低碳发展理念中,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现状,也期待着国家碳达峰行动计划的重点。
只有少数省份提出要在“十四五”计划中实现碳达峰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今年发布《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条件不同,各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差异巨大。我们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实现差异化、包容性的低碳转型。
低碳研究者基本达成共识,在碳达峰2030年目标实现的背后,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禀赋好的地区需要率先为其他地区的发展腾出空间。
从各省透露的现状来看,很多省份都表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但在制定时间表时更加谨慎。只有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表示将力争在2025年前达到高峰。
四川省此前提出,成都、广元等已做出承诺的地区应以推峰为目标,攀枝花、眉山等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快推峰,大部分城市应在2029年前达到高峰。
宁夏最近透露,该项目已经启动《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方案》根据准备工作,自治区开展了全区碳排放高峰研究,分析判断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特别是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并提出在节能情景下,宁夏碳排放总量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的建议。
能源基金会最近公布了一份比较乐观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13个省市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包括北京、上海和江苏,其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此外,广东、浙江、重庆等10个占中国碳排放总量40%左右的省市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此外,包括内蒙古和宁夏在内的七个省市的碳排放量继续增长,约占总排放量的20%。
能源研究所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研究小组成员王志高在二十一世纪向《商业先驱报》记者介绍,这项研究是基于全国和地方统计部门的能源统计和建设各省库兹涅茨曲线后做出的判断。这可能不同于地方政府的排放计算口径和研究支持。
无论目前的情况如何,在研究者看来,相当一部分地区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第一任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执行董事李俊峰最近指出,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和紧迫感。“十四五”期间,中国70%-75%的区域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各地不能把“宝”押在这几年上,“十五”计划的压力太大了。
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碳中和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30年之前,主要任务是减少碳排放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煤炭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
构建低碳能源体系也是碳达峰工作的主要重点。
5月19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该局局长程鹏表示,目前,上海正在抓紧编制碳达峰行动计划,重点将放在五个方面,包括: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在重点行业实施污染减排和碳减排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碳排放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增强生态碳汇能力。
此外,上海市副市长陈寅在谈到碳达峰不久前的行动计划时表示,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应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机结合。
对于一些省份来说,今年中央政府和部委经常强调严格控制“两高”(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这将成为碳达峰实现目标的关键。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将继续探索将碳排放评价纳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碳排放控制措施,评估现行控制措施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新项目准入要求,制定高碳排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
5月21日,浙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低碳高效产业,推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环境资源司司长刘德春主持召开了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这提醒了包括宁夏和浙江在内的今年一季度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的省份和地区。
王志高告诉记者,如果它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一个高素质的碳达峰,包括:峰值不宜太高,尤其要避免人为的高;站台时间不宜过长;这一高峰经历了深刻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他接着指出,未来10年,特别是“十四五”期间,结构调整十分重要,包括能源、工业、交通、空间、消费等。如果我们在这10年中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碳中和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在能源和工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下,将产生新的创新机会。在上述会议上,浙江省强调要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建设高能源创新平台,协调发展科技产业,建设高端人才队伍。
一些低碳专家告诉记者,当地的低碳转型越早,他们尝到的糖果就越多。一些高碳项目可能很快面临产能控制。地方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寻找新的、绿色的和低碳的增长点。
居民碳红
根据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家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国家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高达60%-80%。
目前,一些地方已将促进居民碳减排纳入系统设计议程。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透露,上海正准备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碳达峰”碳普惠公司”项目简言之,就是计算公民各种低碳行为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其转化为每个人账户上的“碳点”,然后通过与上海碳交易市场和各种商业消费平台的对接,为公民践行低碳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激励。
不久前,四川省也发布了《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省级社会活动层面的碳中和推广项目。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变化应对部部长陈尧介绍说,国家提出的碳中和政策更注重国家和地区层面,强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和增加外汇,发展绿色能源,在特定领域推广低碳技术。上述方案更注重机构和个人的社会活动,实施方式更加灵活,如植树造林、购买碳信用等。
广东省几年前开始探索“碳包容性”。2019年12月,中国首个城市碳包容性平台在广州正式启动,该平台认证了20多个生活场景的碳减排核算方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碳包容在线将有近5000个碳货币兑换折扣。
一般来说,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步行10000步、骑共享自行车的个人可以转换成碳点,兑换一些商品或折扣券。
广东省最近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碳包容试点工作,深化市场机制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作用。
广东碳包容性创新与发展中心主任聂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鼓励全社会参与,进一步推进气候变化包容性工作。
有关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应用程序
推荐文章
- 邓州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服务(邓州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钟煜浩你在屋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吗?11月22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是为了促进屋顶光伏发电的稳定有序建设。通知指出,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避免出现无建设圈、虚假宣传、建设不合...
- 碳中和碳达峰对钼有什么影响(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关系)
7月14日上午,碳达峰与宜昌建设领域优质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10楼宜昌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介绍有关碳达峰和宜昌建筑领域优质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应对公众关注的碳达峰、绿色建材、预制建筑等相关问题。 ●出版商叶帮斌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碳中和规划(碳中和周报(第36期)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公布;发改委明确煤炭市场价格合理区间
目前,双碳领域相关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下一步,更多更细化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如何探索落地?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相关政策?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