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标碳中和概念(碳达标碳中和概念股)
张九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4月8日,首届碳中和愿景与企业绿色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邀请政府部门和国内知名专家分享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国内外相关政策、碳市场、气候投融资、企业零碳路径、碳信息披露、,碳品牌建设等。100多名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与企业低碳转型专家进行交流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九在题为《碳中和愿景目标下企业零碳转型路径》你的演讲。这篇文章是根据现场速记汇编而成,并由演讲者本人审阅。
“碳中和”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弄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家目标和地区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地区、行业和企业。企业承担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部分任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机遇。
重压:碳中和目标下企业面临的内外形势过去,当我们谈论气候变化时,它似乎是一个国际和国家事务,与企业关系不大。现在,人们对气候变化和我们的发展阶段的认识与以前不同了。作为整体国家战略,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被分解并落实到地方政府和行业。相关产业和区域政策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政策。在未来一两年内,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科学技术部应集中推出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种具体政策。地方政府和关键行业也将明确各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和路线图。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等龙头企业也将(部分企业已宣布)宣布碳中和行动计划。上述政策或战略,无论是来自政府、行业协会还是大型央企,都将在运营层面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也将迫使重点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每个企业都会感受到市场带来的约束。
此外,要理解“碳中和”,我们应该注意。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了全球6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经济的70%以上。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当我们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时,我们将面临市场准入的压力。3月初,欧盟宣布将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出口到欧盟的商品的碳排放量不符合相关的欧洲工业标准,我们将不得不纳税。目前,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多是碳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企业。碳关税将给这些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企业迫切需要改变经营模式,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减少产品碳排放。
此外,企业还将面临来自供应链的压力。目前,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宣布了碳中和的目标,这将通过产业链和供应链影响到我国企业。以苹果为例,公司承诺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碳中和2030,这意味着在产业链中应建立配套设施,如果供应链不符合要求,供应链中的企业将被淘汰。最后,消费者对低碳环保产品的购买偏好也将迫使和鼓励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碳减排意识,碳标签和碳足迹也将成为促进低碳消费的新的市场机制,促进低碳生产和绿色循环。
转换轨道: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机会从更高的视角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在碳中和的目标下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万美元。在这一愿景下,行业和企业需要衡量其增长潜力,并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30.60”双碳目标将为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环境。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国内品牌很难超越国外品牌。然而,在碳中和的目标下,汽车工业和电气化的低碳转型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近十年来,中国积极部署电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锂电池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不断融合,谁能引领这项技术,谁就将成为引领者。碳中和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改变轨道和扩大竞争力的机会。当然,碳中和的目标也将限制高碳企业,如煤电。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已宣布不再投资煤电。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光伏、风能和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我们将拥有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你是怎么做到的?碳中和目标下企业零碳路径的建议为了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整体行动,国家将进行总体顶层设计,将目标分解到行业和地方,并在实现过程中加强监督和评估。此外,将在宏观层面开展相关试点,如碳中和试点示范区、气候投融资试点等。
国家将实施一些“碳减排”的重点行动,如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节能和能效、低碳交通和绿色旅游、工业园区低碳改造、深化碳市场建设等;还将开展一些“负碳”关键行动,通过生态系统碳汇、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等负排放技术去除不可避免的碳,最终实现零碳。
同样,在微观层面,国家相关部门也将出台鼓励碳中和试点的政策,如企业碳中和、大型活动碳中和、个人碳中和和碳包容。总之,上述需要很多基础性工作来支持,包括排放数据系统、监测系统、金融基础设施系统等的建设,这也涉及到所有参与者的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在整体框架下分析企业的“怎么做”,我们需要看到企业的地位、压力源和市场环境。企业的行动步骤如下:首先,了解家庭背景,进行碳核算和清查,监测碳排放。2、战略选择是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计划,明确主要减排节点,高姿态推进碳转型。3、行动支持,即实施碳减排行动,从生产链全周期分解减排要求,确保转型效果;参与碳交易,推动碳减排实施。最后,品牌建设涉及商业和市场导向措施。
碳背景检查:企业层面的碳排放范围包括:范围1直接排放、范围2外购电力和热力的间接排放、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如员工通勤和上下游产品的生产排放。不同类型的企业涵盖不同的内容和边界。由于范围3的排放涉及太多的外部数据,因此很难管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在计算碳排放量时只计算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量,但一些具有多年碳管理经验的企业(如苹果)也会加入不同的地区政策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约束。此外,在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下,内向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也会有不同的压力。最后,供应链中的碳中和和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低碳产品/服务是战略制定中要考虑的关键信息。第二,产业区位分析。同龄人的水平如何?上游和下游排放要求是什么?你所在地区的排放量是多少?这些是关键。第三,战略选择。领导还是跟随?在行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企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一些企业可能不会寻求领先,只要它们保持相对竞争力,而一些雄心勃勃的企业则需要选择领先战略。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阶段性目标。一般来说,第一阶段是确定碳达峰的峰值和年份;第二阶段是部分实现其自身运行的碳中和目标(范围1和范围2排放);第三阶段是实现100%或部分供应链碳中和目标(可能包括范围3排放)。这些阶段性目标的设定原则与前面提到的内部和外部情况以及企业面临的压力有关。
行动支持:企业碳中和的总体行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第二,实施碳中和。实现零碳就是平衡排放的“源”和“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等都将纳入碳排放,而碳汇通常要求企业购买一些碳汇和农林绿色证书。
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包括碳排放监测、核查和报告。2、进入碳市场的企业需要进行碳资产管理,包括CCER置换、综合绩效方案、碳金融、配额管理等。第三,能力建设。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制度、相关工具和人才队伍建设。
需要强调的是,碳资产管理的概念来源于碳市场的需求。现在它的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不仅关注碳市场的表现,而且关注投资和融资。投资企业应明确各行业的排放情况,使投入的资金不会面临政策风险、转型风险和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影响。
在明确上述内容后,企业需要选择“如何做”。例如,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清洁和电气化。在增加碳去除方面,可以选择扩散捕集利用与封存、林业碳汇、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捕集等。
积极响应:企业碳中和响应路径共享目前,国内多家央企已经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规划和工作目标。各行业也在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和各自行业的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各节点的实施路径、实施步骤和目标。
如17家石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和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联合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中国建材联合会发布《建材行业倡议》:中国建材行业2025年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
此外,电力、钢铁等高碳行业也积极响应全国碳市场的到来,成立了碳管理部门或碳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排放控制企业履行碳配额义务。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苹果的碳中和作用。在这一阶段,苹果公司已经在运营阶段实现了碳中和。为了在2030年供应链中实现碳中和,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低碳设计,包括提高材料利用率、选择低碳材料和降低产品能效;能源效率,包括节能运营、更节能的供应链、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碳足迹;可再生能源,包括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储能技术等。
为了促进供应链中的碳中和,苹果支持他们通过资金和培训转向100%的可再生能源。目前,苹果有70多家供应商承诺100%使用清洁能源。对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苹果通过设立基金或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保护森林和自然生态系统来抵消碳排放。
(文章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汇编,并由演讲者审阅。)
文|,张九天
编辑胡文娟
推荐文章
- 碳中和碳达标视频(碳中和碳排放)
中国最大的优点是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崛起,但从未发射过子弹。如果你熟悉历史,你就会知道这句话的份量。因为从雅典到罗马,从英国到美国。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流血和战争,但中国不是这样。是的,简言之,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直在西方...
- 助力碳中和碳达标船(助力碳中和碳达标船)
风起云涌的记者陈逸欣 本文中的所有数字都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用于绘图10月12日,中国第一个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飞行成功地启动了。 当天上午,在东航mu5103上海虹桥-北京首都航班上,机舱广播响起: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今天要吃什么?中国东...
- 碳中和产品(发展服装产业新业态,助力国家达标碳中和)
确立新的产业定位保护地球生命线无现金充气衣,轻便、保暖、环保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环境保护不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国家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2020,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