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千亿碳碳达峰(中国碳达峰)
中国第一座撬装式综合天然气处理厂。数据照片
中石油保证天然气供应畅通无阻。数据照片
新年伊始,中石油宣布,2020年,集团国内油气产量首次超过2亿吨,其中天然气当量超过1亿吨,首次超过原油产量。
据了解,“天然气超过石油”原本是中石油计划到2030年实现的目标。为什么它比计划提前10年成为现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戴厚良他说,中国领导人在新时期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特别是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的“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标,为中国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国石油公司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负责能源和天然气行业的责任,新冠肺炎的压力和国际油价的下跌。
对市场供应充满信心:
突出中央能源企业的责任
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确保天然气市场供应的责任重大。特别是在2020年的冬天,鼠年拉尼娜受气候现象影响,超寒潮频发,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中国石油向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的贡献:确保天然气资源的稳定供应,确保人们过冬温暖。
“两个确保”从何而来?中石油对天然气资源的信心来自于这个中央能源企业的责任和责任。
手里有粮食的人不会惊慌。根据中石油最近发布的数据,2020年,集团公司国内油气产量首次超过2亿吨,其中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原油产量,达到1306亿立方米。中国科学院张子怡院士、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评论说,“过去中国石油以石油生产为主,现在天然气产量当量超过石油,表明中国石油将进入稳油增气的新发展阶段,这对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中国石油仅靠自身资源无法满足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需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用气峰谷差逐年扩大。华北地区冬季采暖期天然气消耗量是夏季非采暖期的10倍以上。这给确保天然气供应带来了巨大挑战。
“中石油党组认真贯彻国务院今冬明春华北地区保温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冬季专题会议精神,切实承担起公司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供应。“中石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取暖季节以来,中石油党组领导多次在总经理办公会和集团冬季供气视频会议上安排部署应对严寒天气的措施,在各地区筹集和部署天然气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以确保人民的安全和温暖的冬天。
随着寒潮的如期到来,从2020年12月21日起,中国石油将在油气勘探与生产、天然气销售、国际贸易等专业公司的全力配合下,每天召开由生产经营管理部牵头的协调会,动态优化调整供应保障方案,整个天然气产业链将进入满负荷状态——国内天然气生产将保持高压运行,储气库我们已陆续进入天然气生产高峰期,积极筹集全球资源增加“底气”,全面展开冬季天然气供应防御战。
在这场供气防御战中,中石油第四大气区产量增长势头强劲,保障气源底气充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田长庆油田,2万多口气井满负荷运行,日产气1.46亿立方米,确保北京、西安等地千家万户过冬;塔里木油田作为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几个主要气田已下大力气,天然气日产量超过9500万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已深度挖掘生产潜力,天然气日产量已达1.04亿立方米;青海油田在确保天然气日产量达到峰值后,长期稳定运行。在冬季供应期间,它向下游用户输送了近1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像调峰作为确保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石油的10家储气库(集团)已全部启动。采暖期计划产气量124亿立方米,调峰能力同比增长14.8%。新疆呼图壁油田储气库通过加强冬季调峰、采气安全管理,连续36天采气2700多万立方米。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第七个采气期开始以来,已连续22天日产气超过2400万立方米。
同时,为了保证冬季国内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中石油在全球范围内筹集和动员资源,通过四大油气输送渠道弥补国内供应缺口。自2020年11月15日正式供暖以来,集团国际商业公司通过中俄管道增加了20%的天然气供应,到2021年初,天然气供应量已增至2880万立方米/天,为冬季天然气供应的维护提供了可靠的增量资源。中石油还增加了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大连、唐山和江苏的LNG接收站安全顺利地接收各方气源,有效地保证了北京、天津、河北、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高峰供气。
积极探索和开发:
提前10年实现“气超油”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新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在27年内从1180万立方米增加到100亿立方米。直到1998年,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还不到150亿立方米。
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加快、民用天然气的普及以及企业和车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天然气已成为市场青睐的能源产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面增加了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仅“十五”期间,天然气产业链投资就达到5985亿元,占同期利润的125.62%。勘探开发了8个规模10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累计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1.7万亿立方米,新增天然气储量是“九五”期间的1.8倍。在这方面,根据发展计划,中石油曾预计203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超过原油产量。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作出了实现天然气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油气勘探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性发现、增加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集团天然气生产、供应、储存和销售体系建设全面加快。在连续几年保持稳定的原油产量一亿吨的基础上,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年增200亿立方米。
2017年,中国油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增长41.2%。
2018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天然气产量再创新高;21个重点互联项目建成投产,储气库单日产气
2019年,中石油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8.4亿吨,国内天然气产量118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70%;加大引进境外管道天然气和LNG,向社会供应天然气1812.9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供应市场份额的65%。同时,中石油全面配合国家管网改革,成立了专业的天然气销售公司,搭建了天然气销售业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
特别是2020以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了“努力实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2030的高峰,努力实现2060的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为中国油气工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今年,中国石油主要油气田天然气开发利好消息频传:塔里木油田建成油气当量3000多万吨,其中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18亿立方米,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3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特别是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6000万吨的峰值,其中天然气产量达到448亿立方米。。。这使得中石油2020年国内油气产量超过2亿吨,其中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原油,总量达到1306亿立方米。
“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原油,这对中石油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油气勘探开发专家胡文瑞他说,这表明中石油的低碳天然气资源超过了重碳石油资源,标志着中国油气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
中国石油“贯穿中国”:
为美丽的中国欢呼
天然气作为一种安全、便捷、高热、低碳的清洁能源,不仅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关系到碧水蓝天的生态工程。中国油气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
曾几何时,穹顶下阴霾重重,空气污染令人心悸。天然气作为21世纪最现实的绿色能源,已成为大中城市能源消费的首选。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例势在必行。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大力推进“煤改气”、“油改气”项目,为中国石油发展天然气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西气东输”、“北气南输”和“陕气进京津”。。。中石油开发清洁天然气,将其输送到中国,并输送到数千户家庭。在满足国计民生能源需求的同时,中石油也在提高民生质量,帮助企业发展低碳,特别是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多重效应不断泛滥。
烟雾变成了蓝天白云。天然气的生态效益有目共睹,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贡献不可或缺。一些专家专门计算了中石油天然气带来的生态效益。到2020年,中国石油将生产13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其燃烧价值相当于减少1.8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一棵树每年吸收100公斤二氧化碳,相当于18.4亿棵新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生态环保效益外,中石油还为许多城市的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油气价格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竞相加入“油改气”行列。乌鲁木齐一名公交车司机钱升民(音译)告诉媒体,自从他的车由石油改为天然气后,他每天减少了大约200元的开支,再加上家用天然气节省的钱,相当于每月增加6000多元的收入。
“随着中国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天然气将迎来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期。”这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最近举办的“十四五”发展院士专家咨询研讨会上的声音。中国科学院院士,业内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戴金星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他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具有天然气发展较快的资源优势;二是中国天然气产量近年来持续增长新台币年,具有天然气发展较快的增长优势;第三,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逐年增加,具有天然气储量开发较快的优势。"
对此,中石油表示,将始终以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为重点,探索新的低碳商业模式,不断壮大天然气产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高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文章
- 碳交易碳达峰(千亿碳市场,会是商业航天的新空间?|双碳观察)
卫星正在成为支持双碳的重要工具。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在实现双碳愿景的过程中,既要减碳,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又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将排放的碳吸收掉。但问题是,二氧化碳看不见也摸不着,这个排放和吸收的过程该如...
- 碳碳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罗振宇:碳中和产业升级给混凝土砌块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大家新年快乐!小鼎,给我! 在今年的新年演讲中,罗振宇再次提到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方向,这也是环保建材和混凝土砌块领域一直关注的环境政策方向。罗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确实对小鼎产生了很大影响。也许是时候让我们做出更大的投...
- 烟台碳中和公司(企业碳中和)
10月19日大、小新闻客户端(YMG全媒体记者童佳怡和王修齐照片报道)今天上午,在2021届碳碳烟台中河论坛上,我市发布了《》《双碳驱动中的烟台机会》,烟台将根据自身优势,系统推进双碳工作。烟台愿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先锋,构筑全国清洁能源产...